乐鱼体育国际登录:
7月底,东鹏饮料交出了一份让同行羡慕的半年报——2025年上半年营收突破107亿元,同比大涨36.4%,刷新历史纪录。
而线上销售表现更是亮眼。上半年,公司线%。其中,在拼多多平台,东鹏多款单品销量100万+,500ML特饮稳居提神饮料类目第一。东鹏在其半年度财报中写道:“除布局主流电子商务平台外,公司还积极拓展内容电商、社区团购等赛道,探索直播卖货等新模式,逐步扩大花钱的那群人触达范围,强化品牌与消费者的连接能力。”
对于像东鹏这样的即时饮品商家来说,线下依旧是基本盘,但线上已成为提升毛利和渗透率的关键增量场。其在电商端的营销打法和品牌运营思路,值得电商和品牌老板们借鉴。

在功能饮料领域,红牛占据“一哥”的位置已经有二十多年。但近几年,后起之秀东鹏颇有赶超这个“一哥”的势头。
截至2024年底,东鹏实现盈利收入158亿元,与红牛的210亿元虽仍有差距,但其40.6%的营收增速远超红牛的1.3%,国内市占率达到47.9%,已连续四年销量第一。可以说,虽然销售额还不及红牛,但在销量这一核心指标上,东鹏早已完成对红牛的超越。
这种优势在线上同样明显。以淘宝为例,提神饮料品类中最畅销的SKU是东鹏500ml维生素功能饮料,其月销量大约是红牛的3倍;在拼多多,东鹏全店铺累计销售1077.1万件,而红牛为596.5万件,差距接近一倍。在抖音电商的热销榜单上,东鹏多款产品也长期占据前列。

细看两家在电商的运营细节,差异非常直观。价格上,东鹏更亲民——同样250ml,东鹏单瓶1元多,红牛近4元。标签上,东鹏的产品页面常见“限时折扣”“清仓”“补贴”等促销相关的关键词,而红牛的搜索出来的结果中,这类促销标签明显少得多。
除了价格,东鹏在产品细节展示上也强化了其性价比的优势。比如东鹏的瓶身上会附一个可参与抽奖的二维码,而其电商上的产品页面,特地详细展示了兑奖流程,抓住了用户“占便宜”的心理。同时,把配方、功效、饮用场景等信息铺陈到位,让用户明确感知产品“便宜又有用”。
红牛的呈现方式则更偏向“高冷”。除了功效外,旗舰店重点展示的是正品保证、生产商实力、品牌历史等信息,通过塑造高端形象来稳固价格体系,提升花了钱的人品牌的信任感。
可以说,两者在运营思路上的差异直接反映了其产品定位的不同:红牛定位更加高端,东鹏更加下沉。而根据功能饮料相关调研数据,司机等蓝领群体占功能饮料消费比例高达66%。他们工作强度大,对提神饮料需求旺盛,但价格敏感度同样高。相比红牛的罐装形式和高端定位,东鹏的塑料瓶包装更轻便、单价更低、促销频率更高,更符合这部分人群的日常消费诉求。

此外,东鹏的包装规格更丰富,从单瓶到整箱,从大容量到小规格全覆盖,不同价位、不同场景的选择都能快速满足,让产品在各类线上促销和消费场景中更容易渗透。

拼多多热销知名品牌榜上,东鹏长期位居第一;淘宝上,东鹏500ml特饮稳坐提神饮料销量榜首,电解质水排在品类第三;抖音上,东鹏250ml特饮销量位列第二,电解质水同样进入前三。
第一类,是其主力产品,东鹏特饮功能饮料,尤其是500ml装的SKU。拼多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单这一SKU的销量接近百万件,明显领先其他同类别产品。
这个品类受欢迎的原因也很简单:一是相比市面上同规格的多数饮料,它容量更足、价格更低,更具备性价比;二是在旗舰店的直播带货中,大商品卡多指向这款产品,为其带来了更多曝光和转化;三是功效贴合消费者需求,在有关产品评论区,不少司机、蓝领在评价里都提到“提神快”“不犯困”,而且相比红牛的罐装设计,东鹏的瓶装设计更便于分次饮用,这些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复购。

第二类,是近两年快速崛起的555ml电解质水“补水啦”。它同样延续了“大容量+低价格”的策略,并且在产品定位上瞄准了消费者解渴和补充电解质的需求。在拼多多,东鹏一箱12瓶的555ml电解质水总价在35元左右,而另一知名电解质水品牌“外星人”的类似规格产品价格在60元以上。对于有补充电解质需求又不想多花钱的用户,东鹏的产品显然更有吸引力。
销售策略上,东鹏近年直播和视频带货显著增加,拼多多、抖音旗舰店已开启常态化直播,短视频内容也颇具针对性。以抖音为例,东鹏的视频风格更接近下沉市场用户的审美,画面直给,场景接地气,这拉近了品牌与目标人群的距离。而对比之下,红牛的视频内容看起来更精致一些,更适合都市年轻群体,但在下沉市场的触达力略逊一筹。

总之,东鹏的爆款策略并非单点突围,而是靠产品、价格、营销、渠道的协同。直播间带动流量,短视频制造记忆点,价格和容量形成性价比壁垒,功效与人群需求精准匹配。这种环环相扣的打法,让东鹏在线上的销量多年来维持高速增长。


对于东鹏这样的即时饮品品牌来说,消费场景依然大多分布在在线下的便利店、加油站和量贩渠道,即便是到今年上半年,东鹏在线上的销售额占比仍不足总营收的3%。
虽然比例不高,但电商渠道的价值已远超销量本身。它不仅能带来额外的订单,还能触达到更多的潜在消费者,提升品牌曝光频率,占领用户心智。
第一,营销加深品牌印象。东鹏长期通过媒体投放、地面硬广、赛事赞助等方式来进行营销,让“累了困了,喝东鹏特饮”的广告词深入人心。相比很多不知名小品牌,花了钱的人东鹏的的认知度和信任感更强,自然更容易被点击和下单。

第二,价格带匹配目标人群。东鹏250ml装售价1元多,500ml装3元多,基本和很多“杂牌”价位相当,却在功效体验上更有保障。对于司机等蓝领人群来说,功能饮料几乎是工作中的刚需,一天喝一瓶甚至好几瓶并不稀奇。长期购买下来,选择东鹏会比选择红牛要划算很多。
第三,销售策略与调性匹配。在内容电商里,东鹏在其短视频、直播间直接展示产品容量、价格对比和功效场景;在货架电商上,东鹏则用丰富的促销和活动降低消费者的决策门槛。
例如在淘宝,如果你是88VIP,购买东鹏部分产品可享额外折扣。在拼多多的“百亿补贴”和“夏季清仓大促”等活动中,一样能看到东鹏多款产品的身影。

其一,即便是线下占比极高的品类,只要品牌定位清晰、用户画像明确,且产品符合用户的需求,也可以在电商找到增量的;
其二,产品在电商渠道的增长不必完全靠行业整体的快速地增长,更重要的是用针对性的渠道策略和合适的价格带,让用户认识到产品不但能满足自己的核心需求,还优于其他的选择。
电商竞争越来越卷,饮料这样非典型的电商品类更容易被误判为难以增长。但东鹏用其实际成绩证明,只要找准人群、渠道和内容的最佳组合,在看似不适合的赛道里,依然可以跑出属于自身个人的快速地增长曲线。